《宇視》編者按:“忙總”“wxmang”是網絡如雷灌耳的名字,忙總更是科班出身,是有深厚的實踐歷練的工業黨,所以談管理技術、流程建設等與雞湯式經驗總結差別甚大,這些管理實踐的經驗為讀者所深深受益。不可否認,互聯網是美國的成功,但華爾街因此青睞軟件開發的輕模式、喜愛講故事估出網絡泡沫而厭惡長時間、大投入的重資本,使得美國的技術邊疆嚴重退化。本文原發于2015年5月9日的豆瓣“管理實踐與學習小組”,原標題《我們不能鼠目寸光》,刊發本文目的在于重新審視一個強大族群的實力之本,即工業體系、基礎研發、高校教育等實業,辨識網絡泡沫、金融投機、地產投機的誤區。

圖:美國公司令人羨慕,這是知名公司的總部,本文進一步結構化了這種硬實力(businessinsider圖片)
我們不要小富即安,我們不要以為手頭有幾個活錢就了不得,如果產業沒有增長潛力,沒有附加值,沒有精鋼鉆,光做牛仔褲和運動鞋,不管做得多好,做得多大,都不可能趕上美國,都還是農民工進城。
想趕上美國,不但要有中國自己的通用電氣,波音,也要有中國自己的諾斯洛普格拉曼、霍尼韋爾、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湯普森·拉莫·伍爾德里奇、聯合技術、利頓工業、達信、CSC、ITT、聯合防務、休斯電子、L-3通信、艾連特技術系統、哈里斯、羅克韋爾、阿爾康工業、韋里迪安、西利康圖解計算、布茲·阿倫·哈密爾頓、普利邁克斯技術、米特里、EGG、DRS、泰里達因技術、列·謝格勒、裝備支援系統、蒂坦、安特翁、AM General、電子數據系統、奧什科什、庫比克等等。
更要有中國自己的通用汽車、陶氏、亨斯曼、PPG、伊士曼化工、孟山都、道康寧、惠普和安捷倫、IBM、泰科、英特爾、卡特彼勒、德爾福、杜邦、江森自控、思科、3M、迪爾、固特異、施樂、艾默生、惠而浦、摩托羅拉、朗訊、輝瑞、羅氏、禮來等等。
上述這些企業加上普林斯頓、哈佛、耶魯、斯坦福、伯克利、加州理工、麻省理工、芝加哥、哥倫比亞等等大學,才是美國綜合國力的支柱,才是美國驕傲的本錢,才是美國強大的原因。
經過我們這30年奮力追趕,我們與美國距離雖然不是差十萬八千里了,但是還差得遠,二萬五千里總是有的。舉例來說,在復合材料領域,杜邦積累的工藝數據,就是目前我國已經掌握的數據25倍以上。在渦扇發動機領域,我國做完的材料和工藝試驗數量,不過GE 的5% 而已。其他領域差距同樣大,尤其是微電子、精密儀表儀器(現在國內大企業沒有安捷倫儀器的實驗室都不好意思給別人打招呼)、傳感器、精細化工、復合材料、特種金屬材料、精密陶瓷材料等等。
單單是機械制造領域,我們在高檔數控系統,數字化工具系統及量儀,高檔DCS、FCS 和PLC,渦扇發動機智能控制系統與美國就有20年的巨大差距。
在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方面差距更大,在高精度、高穩定性、智能化壓力、流量、物位、成份儀表與高可靠執行器,智能電網先進量測儀器儀表(AMI),材料分析精密測試儀器與力學性能測試設備,新型無損檢測及環境、安全檢測儀器,國防特種測試儀器等各類試驗設備我們基本全部依靠進口,被瓦森納協定禁運的,只能依靠隱蔽戰線同志們冒險。
至于高可靠性力敏、磁敏等傳感器,新型復合、光纖、MEMS、生物傳感器,儀表專用芯片,色譜、光譜、質譜檢測器件;高參數、高精密和高可靠性軸承、液壓/ 氣動/ 密封元件、齒輪傳動裝置及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高檔(尤其是軍品級別)電子器件及變頻調速裝置等等都只能依靠進口等手段取得。
美國制造業目前結構的優化程度是超出大家想象的,石油煤炭這種依賴資源的產業占比很低,消耗能源的汽車產業占比也不高,讓人意外的是化工和機械這兩個產業,占比非常高,而且這兩個產業,美國在技術上有絕對領先優勢。2013年,化工產品(包括制藥)+ 塑料橡膠占全部制造業產值的19.5%,食品飲料占10.8%,電腦電子占9%,金屬材料占8.7%,機械產品占7.8%,汽車產品占6.1%,航天運輸5.9%,其他產品4.5%,石油煤炭4.4%。
不要小看美國的制造業,沒有美國制造業,我們的數控機床、電子工業、能源工業、精細化工業產品全部或部分要歇菜或性能大打折扣。
不過只要我們自己國內不亂,繼續前赴后繼,堅持不懈,一定能夠追上去。三十年不行,就五十年,中國別的優勢不大,耐力優勢全球第一。國內現在明白這點的,有上海、江蘇、浙江、重慶等省級政府領導,不是混日子、賣地、租房、雁過拔毛、喝茅臺的狀態。

圖:用各大洲最著名的品牌來代言所在州,可見到美國商業的活躍角色兼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品牌比如星巴克、可口可樂,盡管這并非美國的核心競爭力(businessinsider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