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防網
導讀
當我們在討論AI落地的時候,宇視科技產品部后端總工葛天宇一直反復提起“AI工程化”一詞,該詞在宇視總裁張鵬國發表的《北京安防展淺見一二三》也同樣被反復提起:“阻礙AI快速落地的最大問題是工程化,前后端設備的更高更快更強之外,系統規劃與布點、工勘、立桿、用光、安裝調試、后臺庫加技戰法的完備性將越來越重要......”
本期安防人物周刊邀請到宇視科技產品端后端總工葛天宇,一起來談談如何實現“AI工程化”。
AI Ready:解決AI落地難題
如何解決AI落地難問題,實現AI工程化,宇視今年提出了一個新的理念:AI Ready。
AI Ready,是宇視提出的安防人工智能規模部署方案。面對安防AI大規模落地的裂谷,傳統AI三要素已經演進為3+3的六要素,即算法、算力、數據、產品、工程、方案。
葛天宇認為,三要素(算法、算力和數據)只能體現AI技術能夠達到的效果,無法判斷技術落地后的實際能力,如何把這些“效果”體現出來,讓AI技術要真正落到用戶的使用上,還需要更多實踐經驗,這是AI落地難的最大根源,也是宇視想解決的問題。
“AI目前在業內的水平僅僅是‘可以用’,但離開‘好用’還有較長一段距離,宇視希望給用戶傳達的理念是:只有真正能夠落地和好用的AI才是好AI,要實現落地和好用,就需要把AI工程化。”
“這也是我們今年提出人工智能規模部署方案(AI Ready)的出發點——我們希望把AI工程化,讓AI真正實現落地。”葛天宇補充道。
那么,宇視用什么把AI工程化并實現落地的呢?
在智慧安防網看來,AI Ready理念更像是“根據文章起標題”的做法,在該理念提出來之前的2017年,宇視便推出了“四山兩關”的AI系列產品:“昆侖,秦嶺,燕山,天目,函谷,潼關”,經過全國多地檢驗,已經在多個領域實現落地;今年宇視在對原有AI系列產品進行升級演進的同時,還添加了另外兩員大將——融合視圖磁帶云“祁連”和深度智能NVR“天山”。
在前端,部署『函谷』深度智能攝像機,適應多場景,極大提高捕獲和抓拍性能;在網絡傳輸與后端,通過研發及工程提升,數據寫入和讀取時延降低30倍,實現秒級檢索;在業務融合方面,聯動報警,可通過視頻、車輛、物聯網數據等持續追蹤嫌疑目標移動路徑,及時調度圍捕;多種AI算法共用硬件資源,使不同種類、年代、廠家的軟硬件兼容和有效集成,保證AI系統擴展性及運行穩定性。
光有產品無法解決“AI工程化”問題,依托“六山兩關”AI系列產品的人工智能規模部署方案才是其關鍵,“AI Ready”有別于其它解決方案的點在于“一體化”。
據了解,一體化設備是宇視在業內首先提出的概念,一體化帶來的優勢非常明顯——總體應用成本低(TCO),性價比高。
葛天宇拿自己熟知的產品舉例,在工程部署過程中,大部分廠家使用的并非一體化的設備,單一產品在實際落地過程中需要算法、服務器以及各類中間件廠商的扶持,宇視通過人工智能規模部署方案,減少了設備的數量、空間和電量,從而大大降低成本。
談市場:國內、海外和渠道——最穩固的三角形
當智慧安防網記者問起宇視的市場規劃和運營時,葛天宇提了一個三角形穩定性的概念。
三角形的穩定性:結構穩定是基于幾何圖形的邊長、內角來評定。三角形三條邊長一旦確定后,內角也確定了,是唯一的,是無法改變的。通俗的說法是形狀不能再改變了,因此稱為穩定。
在葛天宇看來,宇視的市場規劃就是一個等邊三角:國內行業市場、渠道分銷市場以及海外市場,三輛馬車并駕齊驅,穩步向前,形成一個最穩固的三角形。
“宇視原來在傳統安防市場的地位是非常穩固的,之前做過580個平安城市工程,覆蓋了85%的211、985高校,單獨的發展是不能滿足發展要求的,所以我們也要架構這樣的穩固三角形。”
除了國內傳統安防市場,三角形的另外兩角就是海外市場和國內渠道分銷市場,“宇視從14年開始進軍海外市場,一直到17年為止,宇視在海外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都是100%以上,海外市場對宇視非常重要,發展也非常快。”葛天宇補充說道。
AI+安防新局面:開放合作才能共贏
2018年的安防行業有何變化?宇視對未來安防行業的趨勢判斷是怎樣的?這或許是你最為關注的問題,行業Top3對趨勢的判斷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去年大家(安防廠家們)已經開始在提人工智能的概念,今年是去年的延續,都在討論AI產品的落地,沒有哪個廠家不提AI,無AI不安防。”
在談及2018年安防行業新變化時他講到了今年北京安博會的參展企業變化:“過去的安防展會上只有產品和工程商,從去年開始AI獨角獸們開始加入,今年很多互聯網廠商也參加了。”
人工智能這把火,把安防行業市場競爭帶入一個嶄新局面,這里不再是安防“BAT”(海大宇)的戰場,新的玩家在不斷加入。
阿里在前不久發布的城市大腦2.0直指公共安全和交通領域,百度騰訊更是直接在各大安防展會上顯露真身,除了真正的BAT,還有AI獨角獸們也同樣在虎視眈眈著。
新的戰場,新的玩家,新的競爭,宇視如何應對?對此,葛天宇給出的回答稍顯正式——談愿景,聊合作。
他提到,宇視的愿景是“守護安全美好生活”,只有把產品做好并真正幫助到老百姓和客戶才是宇視的目的,互聯網和AI獨角獸的加入,在他看來是良性的競爭,更有利于行業發展。
智慧城市項目并非靠一個理念或一個產品就能做好,他坦言,在大數據和云計算方面,互聯網廠家更具優勢,但在產品和工程化方面,像宇視這樣的傳統安防廠家更占優勢。
“我們很多項目與阿里騰訊有很多交流和溝通,他們有很好的算法和大數據,但缺的是工程項目經驗,這就需要宇視這樣的傳統安防廠家。“”他堅信,開放合作是未來行業的方向,只有合作才能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