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桐鄉上線首套“全電警”系統——實線變道抓拍“零盲區”,位于市區慶豐北路與環城北路交叉口
■記者:呂兆元
■通訊員:袁帥
上班途中路口遭遇其他機動車實線變道或加塞,是令很多出行者難以忍受的事情,這樣不僅極易造成剮蹭等輕微交通事故,而且很容易影響后車正常行駛而造成道路擁堵。
寫到這里也許會引起許多市民的疑問,實線變道或加塞的行為不是會被監控拍下并處罰嗎,為何這些“老司機”們明知故犯?“因為以往的監控存在盲區,類似這樣的違法行為經常無法被記錄。”通常,路口電子監控立桿與停止線距離約20米,監控下車道實線范圍距停止線8至10米,因此,監控受視角限制,下方存在30至40米的實線盲區。目前,我國多數城市的路口都面臨實線盲區無法監控的問題。
不過好消息是,就在近日,桐鄉上線了一款由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電警”系統,該系統包括兩臺天目高清相機(一前一后)以及一臺全景魚眼攝像機,可對監控區域實現全覆蓋、全記錄。據悉,試點路段位于市區慶豐北路與環城北路交叉口。
昨天,市交警大隊現場模擬了一把“違法”過程。交警大隊面包車行駛至以往的監控盲區時突然進行實線變道,記者在一旁的監控后臺內看到了變道前后照片與視頻,“違法”過程被全程記錄了下來。
“‘全電警’系統重點突出兩個‘全’,即對路口監控區域的全覆蓋與全記錄。”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嘉興辦事處行業副主任劉鵬告訴記者,全覆蓋指天目相機可同時覆蓋多條車道,兩臺相機分別采用車頭、車尾檢測模式,一前一后,搭配全景魚眼攝像機,完成對“人、車、非機動車”的全覆蓋。“以檢測盲區實線變道違法行為為例,當車輛在路口實線處違法變道時,兩臺天目相機將以圖片形式,清晰抓拍車輛實線變道全過程,同時全景魚眼攝像機配合生成短視頻記錄,可以清晰直觀地記錄車輛違法全過程。”劉鵬說,同時,系統也保留原有人像電警功能,清晰檢測闖紅燈、逆行、壓線等違法行為。
“目前,在路口進行實線變道及加塞的違法行為是造成城市道路擁堵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早晚高峰期間,路口實線變道及加塞的違法行為也加大了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市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說,希望通過“全電警”系統的試行,運用科技的手段,引導、規范市民朋友們遵守交通規則,做到安全文明出行。同時,也提高了我市交警部門的執法效率,震懾了不文明交通行為,緩解道路擁堵,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據悉,接下來,桐鄉將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全電警”系統,陸續在相關重要路段、點位進行安裝運行,進一步營造文明和諧的交通秩序。
[出處] 呂兆元. 桐鄉上線首套“全電警”系統. 嘉興日報,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