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智能核驗進工地復(開)工!浦東35項重大工程今日啟動
■記者:宋寧華
智能核驗進工地,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同時,強力推進重大工程建設。今天(3月7日)上午,浦東新區舉行重大工程集中復(開)工啟動儀式。首批共復(開)工35項重大工程,涉及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文化產業、衛生養老等項目,總投資418億元。
先核驗再進場
圖說:智能識別測溫系統。新民晚報記者 宋寧華 攝
記者在啟動儀式現場看到,儀式設在濟陽路的工程指揮部里,位于濟陽路(盧浦大橋-閔行區界)快速化改建工程的路段。和平時的工地不同,疫情期間,這里運用智慧手段設置了“智能識別測溫系統”。
入口處,人們站到指定位置后,系統會自動識別、并測量體溫,沒有佩戴口罩的還會發出警示。體溫等正常的工程內部工作人員可以放行;外來人員還需要出示身份證等、登記后,才能進入。
圖說:核驗進工地
浦東新區重大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杜玉良告訴記者,浦東新區將按照“三個一批”強力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其中包括:復工一批:到3月底,實現112項重大工程全面復工,總投資721億元。開工一批:全年新開工項目30項,總投資115億元。儲備一批:加快川橋路等14個項目方案研究,爭取盡早成熟、年內實現增開,總投資達106億元。
防疫復工要“三全”
有關負責人介紹,復(開)工的同時,浦東新區重大工程建設按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防疫不松懈、工程不停頓,要做到“三個全”,一個不能少。
-行業指導全方位。通過構建復工指揮體系,制定復工工作方案,及時研究解決防疫和復工中的突出問題。制定工地防疫工作提示,并根據形勢發展,及時調整優化,形成補充提示,為行業企業提供操作指南。組成工作專班,深入項目一線進行點對點指導,確保防疫措施落實到位。
-疫情管控全過程。抓住人員管控這一關鍵,實行“抓兩頭控中間”,對低風險地區返滬人員實施點對點包車服務,直送工地;根據項目不同階段,實施“按工序、分批次”有序復工,避免聚集。人員進場后,落實實名制、持證上崗、每天兩次測溫等措施,保證現場防疫到位。
-復工保障全要素。按照工序,及時組織后續施工人員到崗進場。加強上下游產業鏈材料供應,聯系材料供應鏈條,早復工復產,保障連續施工等。
在今天的儀式上,浦東新區重大工程指揮部代表新區39家重大工程參建單位,向浦東新區紅十字會捐款361130元,用于支持武漢抗擊疫情。據悉,到今年年底,預計包括龍東大道(羅山路-G1501)快速化改建工程等30項重大工程將竣工。
[出處]宋寧華. 核驗進工地復(開)工!浦東35項重大工程今日啟動. 新民晚報, 20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