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安防行業大變局!換帥和改名背后的隱痛
■作者:李水青
技術派上位背后
雨大風吹三十年的老安防,正在被AI技術徹底改變。技術的領銜者也被推向舞臺中央,手握話語權。無獨有偶,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底,宇視科技將其研發團隊分出成立博觀智能公司。而總裁則是謝會斌,宇視科技原研發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又一位不折不扣的技術派。
博觀智能總裁謝會斌
謝會斌曾帶領團隊開發出安防行業大型操作系統IMOS,14年迭代7.0版本,可以靈活調度宇視所有的資源。另一由謝會斌帶隊開發的項目——昆侖智能分析服務器,已在中國部署了超140個項目。而謝會斌帶領的博觀智能早早地就開始了“瘋狂刷榜”模式,勁頭之強和當紅的AI創企難分伯仲。2019年11月,博觀智能在行人重識別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在三大主流ReID數據集 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 上刷新世界紀錄,六大單項指標均為最高,同時刷新業內記錄。
博觀智能在行人重識別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而早在2019年3月,宇視科技的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算法在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MOT) Challenge全球競賽中,將交通場景目標檢測的AP提高至0.89X,以第一名打破騰訊優圖、商湯等AI算法名企創下的記錄。
宇視科技以第一名打破騰訊優圖、商湯等AI算法名企創下的記錄
幾十年以來,安防行業都是營銷派把握著主要的話語權。盡管先后經歷了數字化、高清化的變革,但是業內的“潛規則”是,一個領導能不能拿下大單子把貨賣出去,是先決條件。直到產業AI化的浪潮滾滾而來,以AI為基礎的機器視覺技術帶來了產品形態的升級,同時也帶來了業務形態和人員配置的嬗變,背后是當下整個行業面臨一篇嶄新、蒼莽戰場時的亢奮和顫栗。
智慧城市最后一年,安防存量不足
安防行業前幾年的騰飛具有濃厚的政策底色。2015年5月,96號文件提出2020年“四全目標”,2016年10月,全面展開,以真正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為目標。隨著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最后一年,當年的Flag實現了嗎?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針對96號文件提出的重點覆蓋率達到100%,高清攝像機比例100%,聯網率達到100%。
即使乘著政策東風,安防行業也一直掙的是辛苦錢。宇視科技總裁CEO張鵬國曾坦言,多年來宇視科技做的一直是“打掃戰場”,現在戰場打掃得差不多了,就需要開辟新的戰場。新戰場可能是海外市場,可能是不可見光領域,也可能是非安防。
技術派當船長,爭奪安防新戰場
技術派不約而同地走上安防大船的羅盤前,與AI獨角獸同向競速,準備著拉力賽沖刺。短兵相接下可能一時難分勝負,誰也很難干死誰。只是,未來的戰場,不再偏安于安防這“冰山一角”,而是長驅直入到名為“機器視覺”的千億市場藍海。
[出處]李水青. 安防行業大變局!換帥和改名背后的隱痛. 智東西, 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