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宇視科技:用AI+安防守護美好生活
■記者:徐歆婷
圖 學校門口測腕溫
在10萬人里找一個人,需要花上多久?AI給出的答案是25分鐘。
2018年一個尋常的上午,杭州市江干區一位失智老人走丟了。家人在4小時后發現,急忙報警尋人。
工作人員接警后,根據老人的步行速度推算,很快圈定了一個重點搜索范圍——該區域大小5公里,人口10萬人。
隱藏在攝像機后面的AI技術適時展現了它的能耐。通過對區域范圍內上萬個攝像機的視頻錄像進行檢索,AI僅用時5秒鐘就查詢到了老人的身影,隨后又通過多個錄像畫面的比對,串聯起了老人的整個行蹤軌跡。
最終,社區工作人員在一個老年人集聚的棋牌室里找到了走失老人,總計用時25分鐘。
這正是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宇視科技”)自主研發的監控系統的一個應用場景,這個場景也被當作一項示范典型收錄于紀錄片《大國重器》之中。
“守護安全美好生活”,宇視科技的企業愿景簡單樸實,但為做到這八個字,宇視科技鑄就了一道科技保護墻。
為每個運動目標刻畫軌跡
在宇視科技的展廳,陳列著很多形態各異的攝像頭,它們具有獨特的辨識度,大多帶有宇視特有的U型元素。
宇視科技戰略規劃部總裁張曉琳介紹,這些攝像頭可全天候不間斷地掃視鏡頭下的日常,應用領域非常廣泛。
通過視頻監控后臺,能看到攝像機強大的識別功能——比如一輛汽車駛過路口,系統會自動識別出“白色,四輪車,浙Axxxx”的標識;綠燈一亮,斑馬線瞬間涌入數十人時,系統會自動標注出每個人的標簽屬性,比如“成年,男性,紅色上衣”等,這種被稱為視頻結構化的技術為每個運動目標的軌跡刻畫奠定了基礎。
要知道,在實際應用場景中,人、車都是動態的,且外界天氣環境不盡相同,做到精準的軌跡刻畫并不容易。
宇視科技對能力有著執著的追求。展廳中的“烈火英雄”令人印象深刻。那是一臺來自于化工廠爆炸現場的攝像機。在一次爆炸中,這臺攝像機拍攝到了最后一刻的寶貴畫面。盡管外觀被熏得漆黑,局部被燒得變形,但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圖像清晰。足見其系統的穩定性。
針對夜間光照不足的場景,宇視科技自主研發了“超星光技術”,即使在沒有任何外置光源的環境下,也可以顯示清晰的彩色圖像,圖像感知能力大大高于肉眼。
宇視科技獨創了業內唯一一個云測試中心,建立了15000個在線攝像機、10000個在線監視器、3000個在線用戶的高壓力模擬測試環境。每一個軟件版本發布前,都要在測試中心接受嚴峻的通關測試。
AI技術不斷與落地場景相結合
2020年3月,桐鄉,宇視科技智能工廠外。連續多日,都有一排重型卡車在排隊等候。
遠在1000公里之外,從廣東、內蒙古等地驅車趕來,他們等的,是當時急需的一臺設備——熱影測溫儀。
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重,在武漢封城前一天,宇視科技成立了“宇視戰疫”專項工作組,研發熱影非接觸式測溫儀。
兩個月時間,宇視科技推出了熱影測溫儀的8大系列產品,可匹配60余種不同場景。
“一個月完成研發,兩個月兩次迭代升級,第三個月開始投入規模化生產。過程很辛苦,但結果很不錯。”張曉琳如是形容宇視科技的神速。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速度,得益于宇視科技的兩點能力。
一是強勁的技術研發實力。疫情暴發突然,海外的元器件不能運送至國內,面對這種情況,宇視科技選擇放棄歐洲元器件,直接用國產器件做研發。
計算、試驗、調優,一系列的操作之后,宇視科技最終實現了同等甚至超出歐洲元器件的效果,測溫精度≤0.3℃,接近0.2℃。
第二點,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宇視科技對于AI與場景結合的解決方案架構能力。
這款熱影非接觸式測溫儀源于宇視科技研發的速通門,后者主要應用在公司考勤,學校、企事業單位門口檢查等場景。在此產品基礎上,迅速增添測溫功能,這便有了最早的熱影非接觸式測溫儀。
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產品的需求不斷被挑戰——在小學、商超等場所中,被測人員身高差異大,如何解決?隨著疫情在夏季持續,被測人員從戶外進入室內,體溫不夠準確,怎么辦……
最終,宇視科技改進產品,選擇了用測腕溫替代測額溫的方式。很快,這款抗疫產品進駐了超300個城市的3000個項目,包括大型商超、學校及各地博物館。甚至還出口至10余個國家。
目前宇視科技的高端行業解決方案得到了廣泛的部署——比如在70余個平安機場、630余所平安校園等落地應用。“AI畢竟是一項技術,要真正應用于生活,還得與落地場景相結合。”
安防行業迄今為止最高的國家榮譽
創業8年,營收從3億多元增長至49.4億元,產品和方案已交付145個國家和地區。
這個當年的一個“存儲及多媒體事業部”的團隊,如今做到了全球安防行業第四名、中國視頻監控市場第三名。
張曉琳是宇視第一批參與視頻監控系統研發的核心技術人員,隨著公司獨立,他也一并出來創業,算得上是宇視科技的元老。
他透露了宇視科技的成立過程——
宇視最早的核心業務是IP存儲與視頻會議。2005年,在國家大力建設平安城市的背景下,機緣巧合進入了視頻監控業務領域。
當時國內的視頻監控系統主要面向樓宇,放大到城域范圍內部署時面臨非常多的不適應,視頻傳輸成本高、錄像存儲不可靠、管理平臺功能簡單。一臺DVR最多支持16路視頻錄像,機房需要部署大量的DVR設備,一旦有硬盤損壞,差不多整個機柜需要關電開箱更換,人為造成大面積的錄像丟失。
正是抓住了平安城市建設這個機會點,他們事業部打造的整體解決方案解決了全部的用戶痛點,快速地從存儲切入了視頻監控的陣地。
2010年,團隊研發的“面向大規模城域監控的流媒體關鍵技術及裝備”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安防行業迄今為止最高的國家榮譽。
2011年11月,因業務調整,宇視科技獨立。
2017年4月,杭州交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對宇視科技的全資收購,同年11月,A股上市公司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又收購了交智科技。至此,宇視科技實現了曲線上市。
這就是宇視科技沉淀在背后的強大的技術脈絡。
目前公司內研發技術人員占比50%左右,已形成北京研究院、宇視研究院及天津、濟南、武漢、杭州、西安、深圳研究所的“兩院六所”研發布局。
從攝像機拍攝到一個畫面開始,到其轉化為可存可用的有效數據,涉及到圖像信號處理、網絡傳輸、可靠存儲、解碼顯示、視覺智能、數據智能、數據安全、智能運維、系統架構等一系列能力。截至2019年底,宇視科技專利申請總數超2000件,發明專利占比83%、業界第一,且平均每一個工作日每天新增1件發明專利申請。
人工智能大家談
(Q-每日商報 A-張曉琳)
Q:接下來公司有哪些發展計劃?
A:市場端我們還是聚焦國內行業、國內渠道、海外市場三個業務方向持續發力。研發端重點是持續完善AIoT技術架構,持續突破AI的核心技術,探索更多的AI應用場景。
Q:除了安防監控外,企業還在布局哪些業務?
A:以科技防疫為契機,我們在試著布局新業務。最近我們發布了一款消毒盒產品,可以依靠新型深紫外光源,對多種日用品及電子產品進行消毒處理。
Q:您覺得在安防行業,AI面臨著什么機遇與挑戰?
A:AI是行業的一次非常難得的機遇,AI為安防行業賦予了新動能,行業邊界更加寬廣,開創了一個全新的以視覺為核心的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市場。在這個新的市場領域,視頻監控系統的安防屬性在逐步減弱,而物聯網屬性卻越來越強。這是一個規模遠遠超過安防的增量市場,是一個全新的賽道。
Q:您覺得杭州的創業環境如何?
A:在杭州創業十余年,我們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很多幫助和支持。杭州有非常好的制造業基礎,在產業+AI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相信公司會在杭州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出處] 徐歆婷. 宇視科技:用AI+安防守護美好生活. 每日商報, 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