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宇視科技行業業務平臺總工潘國萍:半山回望 共創共贏
阿里云提倡“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而安全保護及服務是無法計算的價值的基礎,宇視的愿景正是“守護安全美好生活”,理念相合奠定了雙方可以合作的基礎。
12月3日,2020阿里CIO學院西溪年會在杭州舉行。400位企業CEO、CTO、CIO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企業數字化轉型經驗。今年新冠疫情爆發,給企業帶來不小挑戰,到場嘉賓表示,數字化已經成為企業未來發展最大的確定性。
本次峰會由阿里CIO學院主辦。據阿里CIO學院院長洪英介紹,400位嘉賓分別來自央企、國企、民企,都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領導者。
以下為宇視科技行業業務平臺總工潘國萍的演講速記整理:
當合作伙伴要一起成為“同路人”需要深度合作。而深度合作的前提是有一個志同道合的理念。阿里云提倡“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而安全保護及服務是無法計算的價值的基礎,宇視的愿景正是“守護安全美好生活”,理念相合奠定了雙方可以合作的基礎。
2019年9月25日在云棲大會上,宇視科技以阿里云最高級別的生態合作伙伴身份加入飛天聯盟計劃。這個計劃里面是有兩個最根本的訴求:一是怎么把最先進的技術用最快的速度應用到行業場景中;二是行業場景里如何通過應用吸引更多的行業資源,打磨行業的適用場景,讓更多的用戶受惠受益。
對此雙方有著絕對的共識:生態構建。基于這個共識,宇視與阿里云聯合打造IoT解決方案,方案借助阿里公共云與宇視云存儲,部署快、見效快、業務場景的適用性更高,通過這個方案試水服務于商超、餐飲,并且在智能交通和新零售領域打開了很多AI應用的窗口。
基于方案落地的不斷實踐,在宇視“全景 數智 物聯”AIoT聯合解決方案發布會上,宇視成為阿里云飛天聯盟戰略合作伙伴中的“MSP合作計劃”核心伙伴,雙方充分融合資源,共同為客戶提供領先的行業解決方案與最具創新能力的優質服務。
正式牽手之后我們快速打造了五大場景方案,包括智慧社區、智慧校園、交通態勢感知、智慧機場以及智連數字化。
以智慧社區為例。傳統的認知里,用APP識別驗證開個門就是智慧社區了,其實遠不止于此,包括智慧通行、智能關懷和智力管控幾個方面,目前共創方案落地1200余個局點,打造“發案少、秩序好,不打擾日常生活、群眾滿意高”的智慧小區,服務超300萬小區居民。2020年的開年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新冠疫情對人們生活方式都帶來了很多的改變。阿里云和宇視共創的方案在疫情期間,快速覆蓋了幾乎全國所有省份,保證小區測溫通行,替代了傳統需要社區人員在門口人工測溫的方式。這一個改變最大的價值是減少了人力的投入,也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健康風險。
第二例子是智慧校園。宇視在智慧校園有非常深厚的積累,服務超過650所高校,其中覆蓋了超過90%的雙一流高校,為打造潔凈、安全、智慧校園貢獻一份力量。
第三例子是智慧機場。全國39家千萬級客流的一類機場里,宇視方案覆蓋了32家,在行業內占比第一。雙方共創的智慧停機坪方案可以幫助機場提升放行正常率,同時幫助航司提升航班準點率,從而獲取更多機場航班時刻資源。另外在交通態勢感知、智連數字化等不同領域,宇視和阿里云均有成熟的項目設計與交付案例。
我們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有五大方案成型并落地,這得益于阿里云的服務力,阿里云的服務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生態基座構建非常完整。我們傳統的系統建設模式是以煙囪式的建設為主,對于功能、應用都是重復建設、投資。當我們需要把數據拉通時,系統之間的集成和協同是比較難的。阿里云是國內率先發起中臺戰略的公司,并堅定地執行。阿里云涉足新領域時也是采用中臺的理念去提供生態的服務。宇視基于這樣一個生態底座之上可以快速完成解決方案的構建。
第二個方面是背靠背的信任。信任,是雙方在合作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所有的客戶信息是對齊的,需求是完全互通的,包括產品的選型、技術方案的確定等,宇視科技和阿里云合作的深度甚至達到代碼層。
業內大廠眾多,獨角獸公司也很多,為什么宇視做到了和阿里云如此深度合作?我作為宇視科技初創團隊成員和大家分享。宇視在公司成立之初的愿景就是“守護安全美好生活”,這不只是口號,我們也是這樣踐行的。
首先我們從四個維度來講,一是為了守護安全美好生活,我們是覆蓋全場景、全行業,提供全場景的智能視頻服務解決方案。其實現在類似的解決方案非常多,宇視的解決方案有何特別之處?宇視是全行業內唯一有自己獨立的多媒體操作系統的廠商,其好處是貫通了宇視所有對外交付的產品。同時還有自己的技術迭代和演進,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行業客戶買的是2011年的平臺,至今依然可以上AI的應用、大數據的應用。另外,我們所有產品關注的是“精工之路”, 我們打造產品的要求是高質量、高安全以及高顏值。宇視的軟件架構也是行業內最早通過CMM5成熟度認證的。
二是宇視這種全國覆蓋完整的服務體系,它服務的是生態合作伙伴和客戶,保證我們和生態伙伴一起去設計方案、產品落地、售后交付以及客戶使用過程中的業務培訓等。
三是要去保證宇視產品本身設計之初的理念,或者說方案設計之初的理念,即能夠真正落地。例如,行業內普遍的產品或方案交付滿意度在95%的水平,宇視的滿意度是99.6%。
四是宇視最開始進入這個市場就主打行業用戶市場,我們深耕行業多年,具備天然優勢就是具有非常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對客戶需求的洞察力。
宇視做到這幾點就夠了嗎?不夠。這張圖是對這個行業市場充分吸收提煉產生的,背后有四個“首”在支撐。
一是業內首創的IT分層架構,應用和平臺解耦;
二是首創ISCSI塊直存,數據一秒不丟,減少故障節點,是視頻數據存儲模式的首次重大革新;
三是業內首次引入這種控制與媒體相分離的架構,更準確地說就是操作系統在設計過程中采用的架構;
四是行業內首次引入網絡運維管理技術,與傳統的靠人工運維不同,實現全網設備的統一運維管理。
因此阿里云和宇視的合作可以成為1+1大于2的模式,其中阿里云提供了數據智能的能力,宇視提供了視覺計算的能力,雙方將這兩種能力沉淀為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打造了一個雙中臺的AIoT解決方案,體現了宇視和阿里云共創的六大后臺貫通。
無論是五個場景,還是六大中后臺,我們現在所交付的只是阿里云和宇視共創能力的冰山一角,真正的能力是未來能在更多的行業、更多的維度、更多的場景下進行價值挖掘,讓 AI更好地在實踐過程中落地。AIoT時代做數據賦能,數據安全怎么辦,我們認為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讓隱私得到應有的尊重,AI面世后有很多的爭議,首要保障的就是保護隱私;第二是讓數據服務社會、服務民生,服務更多的行業和場景;三是讓AI降本增效、更普惠。
[出處] 飛天CIO學堂:宇視科技行業業務平臺總工潘國萍:半山回望 共創共贏.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