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人工智能產業人才發展報告(2019-2020 年版)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為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拉開序幕。在 60 余年的發展過程中,人工智能已經經歷了三次發展浪潮,當前全球人工智能正處于第三次發展浪潮之中。
第一次浪潮:1956 年,“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第一次發展浪潮。該時期的核心是讓機器具備邏輯推理能力,并且研發出第一款感知神經網絡軟件和聊天軟件。第二次浪潮: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人工智能掀起第二次浪潮。這一時期內,Hopfield神經網絡和 BT 訓練算法被提出。同時,解決特定領域問題的專家系統得到廣泛應用。第三次浪潮:2006 年,深度學習理論的突破帶動了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的產生。這一階段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芯片等新興技術為人工智能各項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數據支持和算力支撐,而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業務創新模式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日趨成熟,這將極大優化社會的生產力,并對現有的產業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
圖 人工智能的三次發展浪潮人工智能的產業格局
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人工智能已經形成較完整的生態體系,在人工智能 生態的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走出了一大批領先的科技創新企業。
(1)基礎層:為人工智能產業鏈提供算力和數據服務支撐。以 AWS、Azure、阿里云、 騰訊云、百度云等行業巨頭為代表,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算力資源;傳統芯片巨 頭 NVIDIA、Intel 和國內科技新貴寒武紀、地平線等正致力于為人工智能的計算需求提供專 用芯片;另外數據服務領域也存在大量公司,例如國內的數據堂、海天瑞聲以及國外的 Saagie 等。
(2)技術層:為人工智能產業鏈提供通用性的技術能力。以 Google、Facebook、阿里 巴巴、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利用資金及人才優勢,較早地全面布局了人工智能相關技 術領域;同時也有一大批創新公司深耕細分技術領域,例如專攻智能語音領域的科大訊飛、 致力于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商湯、機器學習領域的第四范式等。在國外,Proxem、XMOS 等企業 也分別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等領域做出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
(3)應用層:面向服務對象提供各類具體應用和適配行業應用場景的產品或服務。目 前全球絕大部分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科技公司聚集于此,典型企業有智慧建筑領域的 Verdigris、特斯聯,智慧安防領域的 Genetec、宇視,智慧醫療領域的 Flatiron、推想科技等。
圖 人工智能產業鏈及智能廠商
[出處] 人工智能產業人才發展報告 (2019-2020 年版).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 2021-03-29 本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