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智慧高速探索期將結束,產品攻堅戰將打響 | 市場調查
■記者:大思
要說當下智慧交通最熱門的細分市場,非智慧高速莫屬。產品商、集成商、互聯網公司均看好智慧高速的發展前景,紛紛發力高速公路生態的路側感知,加速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
經過多年的探索,現在業內對智慧高速的需求和建設已經形成了初步共識,隨著山東、江蘇、浙江、河北、寧夏、云南等多個省份的智慧高速建設指南的發布,預計國內將迎來新一輪的智慧高速建設浪潮。
年中,賽文交通網邀請了宇視、大華、慧爾視、利通、電科智能等企業,在對上半年的高速市場進行總結的同時并對下半年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宇視智能交通產品部總工楊世龍:“雖然現在智慧高速多屬于試點、試驗階段,但大規模建設一定會到來。”
高速行業連續三年在智能化建設方面都呈現高發力狀態,2019年取消省界收費站項目帶來ETC門架的大量部署,帶動視頻抓拍相機規模上量;2020年高速上云及智能化升級改建項目大量建設,帶動后端視頻上云網關及AI視頻事件檢測主機、前端各類型AI視頻檢測相機大量建設。
2021年上半年,隨著智慧高速等許多試點項目不斷展開,對數據獲取精度要求及覆蓋度要求提升,使得毫米波雷達、AI視頻相機、雷視一體機、智慧桿件、智能設備箱等產品在局部呈現高密度部署需求。
未來高速市場的建設重點一定會圍繞智慧高速項目展開,雖然現在多屬于試點、試驗階段,但大規模建設一定會到來。
在局部路段、重點區域(如隧道)會形成全覆蓋式智能化建設,主要特點就是高密度數據沉淀,最密集情況下可到200米一個信息采集點。
從試點項目來看,實現道路數字孿生是主流趨勢,而落地應用基本會圍繞流量檢測、事件預警、車路協同駕駛服務、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幾個方面發展,產品機會點會集中在數據沉淀、數據傳輸、數據通信、數據計算這些維度。
端是海量的,視頻相機、雷達、雷視一體、RSU等產品會競爭激烈,和端設備緊密相關的路側智慧桿件、智能設備箱也會是海量的產品,這些設備誰自研誰就占據成本優勢;邊緣計算是輔助的,功能上主要是數據融合、全息呈現等,當前試點階段用的較多,后面項目大規模建設后應該還是邊緣+中心計算模式;云會是制高點,掌握了云端能力可做項目頂層設計,云側的數據中臺是能力核心,業務系統應該會走向生態共建。
宇視已在云邊端大量布局核心產品,錨定海量需求的產品,通過自主研發提升產品性價比,迎接未來智慧高速的超級藍海。
[出處] 大思. 智慧高速探索期將結束,產品攻堅戰將打響 | 市場調查. 賽文交通網, 2021-07-13 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