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重磅!2021年度軟件百強榜單來啦(附全名單)
■記者:徐恒
8月27日,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主辦的2021年度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競爭力報告及前百家企業發布會在北京舉辦,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秘書長高素梅、專家委主任董云庭、副秘書長李杰出席發布會,會議由副秘書長徐金聲主持。
圖 2021年度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競爭力前百家企業名單
會上高素梅秘書長發布了《2021年度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競爭力報告》。2021年度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競爭力指數研究工作是在2020年企業年報數據基礎上,根據相關政府、行業協會推薦,企業自愿參與為原則,以行業統計數據和企業經營數據為互補,通過對規模、效益、質量、技術、研發和社會責任等多維指標整合建立指數計算模型體系,共分五個等級。以行業平均水平100點為基準點進行強弱區分,超過100為競爭力較好,100以下則為競爭力不足;超過120點為競爭力強,代表著行業先進水平;105-120點,為競爭力較強;95-105點,為競爭力一般;80-95點,競爭力較弱;80點以下為競爭力弱。
報告研究顯示,2021年度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競爭力指數超過120點約有170家企業(集團),超過130點的有134家。競爭力前百家企業的指數均超過133點,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是迎難克艱,規模效益雙提升。2020年,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以軟件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受疫情影響較小,體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和潛力,為穩定增長、科學抗疫發揮了積極作用。競爭力指數前百家企業(以下簡稱:百強企業)2020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合計18516億元,同比增長16.7%,高于全行業平均增速3.4個百分點。百強企業中,軟件業務收入規模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20家,入圍企業軟件業務收入門檻超過15億元。百強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79億元,同比增長31.3%,高于全行業平均增速23.5個百分點。
二是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加快。百強企業研發投入合計3967億元,同比增長23.4%,高于同期軟件業務收入增速6.7個百分點,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強度超過10%。2020年,百強企業軟件著作權登記量5.4萬件,獲授權專利數量28萬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超過70%。百強企業一方面著力夯實產業基礎,聚焦操作系統與芯片、數據庫、中間件及各類應用軟件的集成、適配、優化。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新動能,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領域的新興軟件為牽引,不斷加快發展平臺軟件。為構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支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開放合作,深耕國際市場。2020年,受疫情和其他因素影響,全球化的供應鏈收緊,導致軟件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合作及市場拓展難度加大。面對復雜的形勢,百強企業迎難而上,繼續推進產品和服務出海,深化海外市場布局。2020年百強企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出口超過200億美元,同比增長4.7%,高于全國增速7.1個百分點。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更是百強企業責無旁貸的使命。雖然當前國際競合形勢趨于復雜,但百強企業仍圍繞技術研發、標準研制、人才培養和行業應用等領域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成為我國軟件產業國際化發展的引領力量。
四是融合滲透,推動軟件定義。繼軟件定義硬件、定義存儲、定義網絡、定義系統之后,百強企業引領推動“軟件定義”向生產生活各領域延伸。百強企業中,有三十余家企業的業務涉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推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普及率逐步提升,形成涉及鋼鐵、能源、化工、機械、家電等領域的一批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同時,百強企業牽頭參與培育開源社區,加快構建開源生態,持續豐富應用場景,吸引產業鏈各方共同參與、密切協作,合力構建了富有創造力的軟件生態。此外,百強企業還積極探索新業態、新模式,引領催生了分享經濟、平臺經濟、算法經濟等新形態,壯大了一批新場景,為軟件產業創造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站在“十四五”新的起點上,面對當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軟件的創新引擎作用將更加突出。百強企業作為行業發展的引領力量,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以數字產業化培育新動能,以產業數字化孕育新動力,繼續為做大做強我國軟件產業貢獻力量。
[出處] 徐恒. 重磅!2021年度軟件百強榜單來啦(附全名單).中國電子報, 2021-08-27 本文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