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出爐:浙江4個項目獲中國專利金獎
■記者:李偉民
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正式公布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獲獎名單,其中,中國專利金獎共30項,浙江共有4個項目獲此殊榮。
浙江大學的“可調諧激光光譜結合飛行時間質譜在線監測二噁英的方法”,發明了焚燒煙氣中二噁英指示物的在線檢測方法,可快速獲得焚燒煙氣二噁英毒性當量濃度排放數據,極大提升焚燒煙氣二噁英排放水平的實時獲取效率。團隊于2017年底成功開發出世界首套二噁英在線檢測系統,實現了二噁英在線檢測技術從“0”到“1”的突破。至今,二噁英在線檢測系統的現場連續穩定運行時間已累計超過50000小時,實現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總計約5億元,環境和社會效益尤其顯著。
由溫州大學教授薛偉團隊聯合江蘇大學和東南大學團隊聯合研發的“一種飛機葉片榫槽底部平面激光沖擊強化方法和裝置”,自主創新設計了采用光路變換系統將激光束的圓形光斑變為高功率密度的條形光斑,同時在榫槽底部的兩個端面分別設置導流噴射裝置和抽水裝置,以實現均勻穩定的水約束層對榫槽底部平面進行激光沖擊強化,解決了“等離子體屏蔽”效應和水約束層不均勻、不穩定現象的行業共性技術難題。目前,該專利已成功在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推廣應用,引領了我國高端裝備核心構件激光強化制造行業技術進步。
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種媒體流可靠傳輸和接收的方法以及裝置”,針對實時媒體流多接收端場景的技術難題,從產業化角度進行的高質量創新,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專利具有更高的媒體流抗丟包能力、更低的實時流發送時延、更優的轉發路徑、更低的流量帶寬消耗,能有效降低局部網絡擁塞風險,已規模應用于各類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巨石集團有限公司的“一種玻璃纖維組合物及其玻璃纖維和復合材料”,能提高玻璃纖維的模量,有效降低玻璃的析晶速率,還有利于改善玻璃的澄清效果,特別適合用于池窯化生產高性能玻璃纖維。
中國專利獎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主辦的國內專利領域最高獎項,是中國唯一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得到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認可。金獎評獎標準不僅強調項目的專利技術水平和創新高度,也注重其在市場轉化過程中的運用情況和社會效益,同時還對其保護狀況和管理情況有著嚴格要求,從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中評選產生的專利金獎,每年不超過30項。
[出處] 李偉民.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出爐:浙江4個項目獲中國專利金獎.科技金融時報, 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