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雷峰網「產業科技·最具商用價值榜」揭曉:風浪中前行的 61位「發光者」
“大風大浪中,有些企業會生病,有些會掉隊,也有人會因此開始熠熠生輝。”
70-80年代,美國經濟曾經歷了一段艱苦歲月。
短時間內,汽油價格上漲了超三倍多,全國被迫減少班機航次,限制車速;政府更是頒布了“奇偶數”限號配給的特殊措施。
眾多有車的家庭,要么只能選擇步行去加油站排隊領油,要么只能選擇“推車回家”。
石油價格的上漲,更是帶動了糧食、工業建材、化工用品等一系列生產資料整體價格,加重了本就高企的通貨膨脹,讓經濟整體進入了滯脹階段,給企業運營和私人投資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
當時華爾街投資者見面,聊的最多就是對“滯脹的悲觀”。
悲觀如同迷霧,籠罩了所有人,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希望即將來臨。
在不知名的某個角落,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以及史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羅納德·杰拉爾德·韋恩,在這段公認的經濟危機時期,創立出兩家史上最偉大的公司,微軟(1975年)和蘋果(1976年)。它們最終成為了接下來五十年內,推動全球科技發展的兩大支柱。
順風之時,千帆競渡,逆風之中,惟有強者能橫跨江海。
過去六年,科技行業在一片繁榮中催生了大量高估值公司,孵化了大批創業英雄,也孕育了數不清的泡沫。聽過太多成功故事之后,仿佛一切都唾手可得,但寒冬來臨之際,美夢的溫床總會被打破。
今天的科技行業,也許被很多人認為是最差的一年,巨頭收縮,融資無門,企業進入“比爛時代”。但我們認為,這恰恰更是給未來奇跡一次最佳的錘煉機遇。
風浪中,更能讓巨頭找到變革的真正含義;風浪中,更能讓弄潮兒堅定自己的勇敢。風浪中,更能讓我們在泡沫中找到真正的發光者。
作為科技行業,最頂尖的產業媒體之一,雷峰網于今年8月重磅啟動了「產業科技 · 最具商用價值榜」評選計劃。
據雷峰網統計數據顯示,本次雷峰網「產業科技 · 最具商用價值榜」最終被提名和申請榜單的公司達671家,涵蓋雷峰網此前預設的當下最受關注的13大領域,多個垂直維度。經過長達一個月的集中評審,最終評選出61家在產品能力、技術能力、商用價值,以及未來成長潛力最具代表性的AI企業。
這些企業中,既有在風浪中持續變革的創新巨頭,也有在各個領域中越打越穩的的超新星。未來十年,它們將作為當下科技行業中走在最前沿的發光者,共謀齊力,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新生。
現正式將2022年度「產業科技·最具商用價值榜」公布如下:
[出處] 雷峰網「產業科技·最具商用價值榜」揭曉:風浪中前行的 61位「發光者」. 雷峰網, 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