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江蘇省美術館(老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改造后的省美術館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既傳承古建筑修繕的文化精粹、最大可能保存歷史信息及文物價值,又具有新時代特征,功能、設備、建筑裝飾等均達到全新標準,成為江蘇省內“美術教育基地”的新課堂。宇視科技100余套前端攝像機、存儲及解決方案全力守護,共同見證這座歷史悠久的藝術殿堂。
圖:改造后的江蘇省美術館(老館)在建館80周年之際開館,展出系列展覽
前世今生
江蘇省美術館(老館)是中國近現代第一座國家級美術館,至今已有80年歷史。整修后,它以全新姿態為參觀者展出更多重量級館藏珍品,在“看、聞、讀、知、感、樂”方面,呈現無與倫比的魅力。該館發展歷史脈絡:
- 1936年, “國立美術陳列館”建成,堪稱中國第一個國家美術館,是中國美術館事業的開端
- 1956年,江蘇省美術陳列館籌建,1960年更名為江蘇省美術館并沿用至今
- 后歷經兩次擴建,于2016年完成老館改造提升,以全新面貌呈獻給觀眾
時代特征
整修一新的江蘇省美術館(老館)增加了許多現代與高科技的部分:新的燈光投影技術的運用、保護作品所安裝的最新恒溫恒時系統、安保系統、智能的掃描二維碼語音導覽系統、文創產品、咖啡廳等,為觀眾展現一個現代化的藝術殿堂。據介紹,在修繕改造過程中,借鑒了西方藝術館的經驗,對文物級別的美術館進行新定位,吸收更加豐富的理念與經驗。
圖:宇視守護江蘇省美術館(老館),共同見證這座歷史悠久的藝術殿堂
改造基于原建筑的裝飾特點,推陳出新,充分展現歷史滄桑感和藝術美感,將美術館獨有的藝術積淀匯合到歷史的文脈中并加以傳承,同時完成智能化的升級和改造,采用宇視100余套前端攝像機及存儲設備,包括球機、半球、蝶機、筒機、VMS-B200平臺一體機等,滿足美術館現代化展陳及“智能化、一體化、高可靠”的安保需要。
- 智能報警:在周界、展廳、典藏室等關鍵區域采用宇視高清智能IPC,實現拌線、入侵、移動偵測、智能檢測等智能報警,一旦觸發即可聯動監控中心,即時制止異常行為
- 語音輸入:全館各展廳均部署宇視碟型攝像機,該機內置拾音器,一機解決語音、視頻輸入,在中心進行錄音錄像、監視監聽,全方位保障展館安全
- 中心統一管理存儲:中心部署宇視融平臺VMS-B200,一機解決視頻管理、存儲、轉發、解碼上墻,還能將美術館現有門禁、報警系統進行統一融合、報警聯動,提供豐富的視頻報警應用。同時,平臺具備雙電源、雙BIOS系統、智能溫控等技術,以高可靠品質保障系統穩定運行
目前江蘇省美術館(老館)館藏一萬多件藝術精品,在全國位居前列。初步形成明清書畫、近現代中國畫、近現代書法、中國新興版畫、中國水彩畫、江蘇水印版畫、外國版畫、民間工藝品、夏同浩捐贈作品、日本鄉土玩具等到十個專題系列。館藏精品先后到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及歐洲展出,為中國及世界觀眾展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未來江蘇省美術館(老館)將陸續推出更多高端、經典、品牌性的展覽,既有館藏經典,也有高水準的國際型展覽,繼續引領美術行業藝術風向。